4年VOCs排放量下降, 北京亮出了哪些“殺手锏”
經初步測算,2019年,北京市人為源VOCs排放量較2015年累計下降百分之48.8,北京VOCs減排成績驕人,實現了VOCs排放量剛性下降,為全國其他城市開展VOCs治理提供了示范。
資料顯示,人為源則可分為固定源和流動源兩大類,固定源包括石油化工、煉鋼煉焦等工業過程,流動源則是機動車、船、飛機等交通工具相關的排放。針對工業廢氣和移動源廢氣,北京都做了哪些事呢?
首先要弄清楚造成VOCs排放較高的成分或地區,北京大學承擔的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“VOCs行業排放特征及減排監管技術體系研究”課題研究對此進行了解答。其中表明,工業過程對烷烴、芳香烴、鹵代烴、OVOCs等VOCs組分貢獻較高,移動源所排放的烯烴、炔烴、鹵代烴等較多;人為VOCs排放主要高值分布在北京南部和東南部。
接下來就是要開展具體的減排措施。
在工業VOCs減排上,北京對存在VOCs無組織排放、超標排放等問題的企業,加強執法監管,2020年上半年,全市共完成VOCs專項執法檢查近6000家次,“十三五”以來共組織完成236家企業環保技改治理;
組織61家行業企業開展VOCs“一廠一策”深度治理,截至6月底,共退出68家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;除此之外,開展汽修企業集中化治理改造,嚴格落實《建筑類涂料與膠粘劑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限值標準》;結合排污許可證核發,將VOCs排放企業納入本市排污單位名錄,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實施24小時在線監控。
下一步,北京將結合近期生態環境部印發的《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》,深入開展VOCs治理專項行動,繼續推動工業VOCs的減排。
另一方面,北京加大移動源VOCs減排力度,《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》5月1日實施,這是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。并出臺了8個配套政策,對4.2萬輛行業車輛排放實現在線監控,4萬臺非道路移動機械實施規范化管理;
同時,制定新一輪高排放老舊車淘汰更新方案,繼續推進重型柴油車治理,截至5月底,累計淘汰國三排放標準汽油車近萬輛;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,在全國率先按季節變化實施“四階段”蒸氣壓油品標準,從源頭減少VOCs排放。有數據顯示,2013-2019年共報廢轉出老舊機動車200余萬輛;大力推進車輛電動化,累計推廣純電動汽車33.76萬輛。
在監管上,北京針對煉油石化、印刷包裝、家具制造、等VOCs排放量大的行業,采取執法+監測的模式,全流程排查企業VOCs排放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;另外,利用“點穴式”執法,督促轄區內VOCs排放企業的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,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。
今年夏季VOCs攻堅行動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舉措,各地均在推進中。在此基礎上,北京將加強對物料儲存、調配、輸送、使用等環節無組織排放的監管,進一步強化執法幫扶,加強對移動源污染物排放的管控,促進VOCs總量減排,推動北京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。